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擘画未来5年中国发展新蓝图,在第十五部分专门部署了“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”的重点任务,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狠刹各种不正之风,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。实现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,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,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人心、汇聚力量,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。
作风正则人心齐、人心齐则事业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,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,不仅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,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,更带动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国家治理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、砥砺前行,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,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,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、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。风险越大、挑战越多、任务越重,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、激发斗志、树立形象、赢得民心。
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,必须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好的作风需在潜移默化、春风化雨中孕育形成;不良风气积习甚久,常抓不懈、常敲警钟,才能日积寸功、终有所成。要常态化开展作风教育,引导党员、干部加强党性修养,深入查找党性党风党纪上的差距不足,自觉纠正和克服各种思想偏差,以坚强党性涵养优良作风。加强经常性监督,紧盯老问题、密切关注新动向新表现,创新方式方法,拓宽和畅通群众监督渠道,不断擦亮监督“探头”,让“四风”问题无处藏身。始终利剑高悬,从严监督执纪,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人和事、对不正之风露头就速查严处,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,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,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。
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,必须久久为功、化风成俗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只有进行时、没有完成时。只有坚持抓长、长抓,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才能持续巩固作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,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。要引导党员、干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,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炼就“金刚不坏之身”,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。健全经常性发现、解决作风问题机制,常态化分析作风建设地区性、行业性、阶段性特点,抓住普遍发生、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改整治,铲除“四风”问题土壤。加强法规制度建设,用制度保障作风之变、行为之变、风尚之变。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“牛鼻子”,以“责任链”扣紧“落实链”;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以上率下做,以上促下抓,推动作风建设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。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,保持毫不放松、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,不断健全长效机制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,留得清气满乾坤。百余年来,党的优良作风伴随党的事业发展全过程,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,为党顺利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。乘势而上、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作风建设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。要以打攻坚战、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,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(郭兴)
金领财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